提示

[X]
書評

《五百年後......》

好書大家讀 書評

文 / 林玉珮 (主婦聯盟副董事長)

一棵老樹,提供生物覓食、棲息、繁延的自然殿堂,也保存一地人文及環境變遷的聚落記憶,維繫庇佑著住民安居樂業的信仰與希望,成為連結過去與創生未來的生命臍帶。想要了解一個社區,訴說社區的故事,從認識老樹開始,將是最動人、最真切的社區巡禮。

    本書作者黃惠玲因緣際會,結識了為找尋google地圖上的五百年楓香樹來到台灣的德國文化人類學者安德烈,因而展開田野調查,重啟斗六楓樹湖社區那棵在蔓草堆日漸形銷骨毀的楓香老樹記憶。

    這段追尋老樹的歷程,成了她創作《五百年後》的動力及題材。透過文學的凝視、圖畫的表現,作者冷靜的引領讀者穿越時空,看見一個靜到只聽得見楓香老樹落葉聲音的小村子,居民自從植物學家獲知五百年老樹的價值後,開始打造觀光產業,建設起水泥步道、涼亭、遊樂設施、餐廳…。未料萬事俱備時,楓香老樹卻再也長不出新葉而枯倒。

    從此,小村子比以前更安靜了。故事在最後走入寂靜,卻悄悄的在讀者心中佈下議題:一個失去老樹的村落,還會有什麼?經濟發展與老樹生態不能共存共榮嗎?


【導讀】老楓香樹的故事 - 《五百年後......》
文 余淑慧(作家)
「一開始看到那棵樹只剩下一節,躺在那裡的時候,非常震撼。」因著消逝的老樹而非常不捨的作家黃惠玲,從小喜歡爬樹,長大後也喜歡觀察樹的生長與樣貌,更喜歡抱著老樹的感覺。自從她知道這棵老楓香樹的故事後,三年來,她走訪斗六市楓樹湖社區當地耆老,創作了《五百年後……》的圖文作品,為的就是想要保存屬於這棵老樹的記憶,也反思人類的很多決定或計畫是否在在地影響周遭的自然環境?

仔細看著繪本裡面的圖畫,可以發現黃惠玲的用心安排,包括推土機壓過樹的根部導致樹受傷,原本住在樹上的松鼠離開了、但是假的動物玩具卻進來了……。當村民去找植物學家求助時,植物學家卻看到老樹只剩下最後一片葉子……。

樸實溫馨的畫風,記錄著無法回復的過往。許多細節表現的不只是環境的改變,更是提醒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應該盡量減少干擾自然,即使是在發展綠色觀光,我們做的方式還是很多是侵入式、對環境不友善的作為。」

強烈的人文關懷氣質,讓黃惠玲獲得德國白烏鴉文學獎的肯定。這種很想要保存些什麼的信念,也與和英出版社的理念一拍即合,而有了這次合作的契機。

《五百年後……》一出版,即獲得「好書大家讀」的肯定,透過繪本,讀者的記憶和過去許多世代的記憶再次連結。雖然,黃惠玲在訪談中發現,年少一輩對大樹已經缺乏記憶,但她希望「透過繪本,讓人去思考人與自然、土地的關係。」

如果記憶被喚醒了,那麼,現在老樹旁所設立的「五百年楓香樹因大地震傾倒」那座立牌,是不是就不會存在了呢?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