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出版園地

繪本中的生命教育-和英關懷系列生命教育內涵分析(I)-第三節 個人與宇宙的關係

第三節:個人與宇宙的關係

本章第三節中,主要是在探討個人與宇宙的關係,包括心靈、信仰、宗教、死亡等(林繼偉等,2003)。生命教育此部分內涵意在以死亡教育教導學生死亡的真諦,不因對死亡的無知而產生恐懼,從而珍愛生命;而適當的引介宗教教育則可洗滌人的心靈,發揚人的善性(張振成,2001)。

和英關懷系列裡,《再見,愛瑪奶奶》、《爺爺的牆》兩本繪本之主題皆是屬於生命教育中個人與宇宙的關係之內涵,以下將對兩本書中相關的部分進行詳細的探討與討論。
  
一、死亡一《再見,愛瑪奶奶》

愛瑪奶奶因為患了血癌而過世,在患病與治療這段最後的時間裡,她在親自和醫生討論過後,清楚的知道,她的病,再也治不好了。但是,對於即將面臨的死亡,她一點都不感到害怕,也不悲傷:

接下來,我大概會漸漸的不能走路、不能吃東西,不能做各種事情。不過,這些都是為了身體即將展開的旅行,在做準備。所謂的死亡,就是靈魂離開身體,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p.19)。

愛瑪奶奶將死亡視為是一趟靈魂的旅行,靈魂並不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消逝不見,雖然身體因為病情的惡化而漸漸的愈顯虛弱衰退,然而,愛瑪奶奶不執著於身體的存在,她明白即使她過世之後,她的靈魂與精神仍然永遠會存活在她親愛的家人朋友心中。

雖然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其實也是發展的過程。生命終將一死,面對死亡,瞭解死亡,才有可能對有限的生命做最有效的安排,做最終極的思考。愛瑪奶奶在一知道自己的病情時,就開始有記畫的著手進行許多事情,希望在臨走前能完成自己的願望與夢想:
  
八十五歲的愛瑪奶奶開始著手寫他們的家族史。「如果我不寫下來,大家就會忘了這段歷史。」(p.11)

奶奶開始寫信給每一個人。「布來昂,好好用功,以後要當一名好老師喔!」「佩特,謝謝妳一直照顧我」(p.40)
  
她也安排和許多久違的親友見面擁抱,大家都把握最後一段的時間來見她最後一面:愛瑪奶奶住在遠方的弟弟,特地跑來和她見最後一面。(p.21)、她的女兒親戚也都陸陸續續來看她。(p.22)
  
奶奶除了整理家族相片、撰寫自己的家族史;她更盡力的維持未發病前的生活模式:  
即使知道自己生病了,愛瑪奶奶還是希望她可以像平常一樣生活。禮拜天早上,像往常一樣去參加老人俱樂部的早餐會。(p.12)

奶奶最喜歡整理庭院裡的花花草草。(p.13)
  
愛瑪奶奶不讓自己因為生病就滿臉病容的出門,因此外出前她必定好好的打理自己一番,維持儀容的整齊:「出門前,她絕對不會忘記化妝。」(p12)、「即使生病,奶奶每天晚上還是要保養自己的皮膚。」(p26)

愛瑪奶奶勇敢面對死亡,她的安祥與從容給後輩一個良好的示範,讓他們了解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但要死得有尊嚴,仍必須仰賴後輩的協助(張子樟,2004)。雖然奶奶的家人朋友對於奶奶的即將離去充滿著不捨,但仍然以樂觀堅強的態度來面對,這都是因為不希望讓奶奶感到擔心:
  
和愛瑪奶奶長年生活在一起的女兒佩特,就好像是她的好友一般,她很能理解奶奶的心情,她告訴大家:「不管分離有多痛苦,我們都不可以在她面前露出悲傷,叫她不要離開我們。我們要告訴他,不必替我們擔心,請她安心的展開她的旅程。」(p.24)
  
在她發病的期間,其女兒、女婿無微不至的照護與陪伴讓她仍然能夠過著如常且愉快的生活:「愛瑪奶奶的腳力變差了,每次想站起來,都要有人幫忙才行。」「佩特的丈夫安都,為了逗奶奶笑,把一片好大的葉子戴在頭上耍寶。」(pp.27-28)

在奶奶過世時,所有的後事,也都照著愛瑪奶奶的遺願辦理:「奶奶的家人為她穿上她最喜歡的連身睡衣。」(p.49)、「愛瑪奶奶的家人照著她的意思,把她的骨灰灑在海上。」(p.52)

由生命教育的內涵看來,其範圍與涉及的領域甚為廣泛,可說均圍繞著「生命」為核心來開展,生死尊嚴也成了其中一部份(張淑美,2001)。愛瑪奶奶自主的決定在病危時不接受急救,簽下了拒絕急救的同意書,並且她照自己的方式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維持了自己生命的價值與尊嚴:

我要活得快快樂樂的,一直到我死了為止(p.12)

我已經活的夠久了,所以,最後我想安安靜靜的死去」她在一份資料上面簽名,這份資料,是由病人事先聲明,當病情惡化到失去意識時,希望醫生不要在他們身上插上許多管子,藉以延長活命的時間。(p.17)

在我的人生當中,現在可以說是最幸福的階段。過去種種的失敗和痛苦,現在都變成了美好的回憶。(p.33)

奶奶的親人之所以可以用這麼開朗、愉悅的方式,迎接她的死亡。因為她們瞭解愛瑪奶奶沒有未完的心願,而是身心無牽無掛,充滿愛的離去。生死是一體的兩面,生死意義是互相發明的。人如果不能生而無悔,就不可能死而無憾;同樣的,人若不能安頓與超越死亡的陰霾,也很難確立生命的意義(孫效智,2000c)。

癌症病人的生命意義可由其所展現的活動、經驗的事物,以及對於痛苦的態度與看法中發現(Frankl, 1986;引自張瓊云,2002)。愛瑪奶奶在得知患了癌症之後,並不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更加的珍惜所剩不多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心願,維持日常的生活步調,並且與心愛的家人朋友相聚。對於因為生病或治療所引起的痛苦,奶奶也始終堅強面對且從不叫苦,愛瑪奶奶生命的意義在最後的這段日子中得到確立。《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裡同樣患了絕症的墨瑞教授提及:「如果我們可以對於死亡感到平心靜氣,安然的接納死亡,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到那件最大的難事─安然接受生命」(Mitch,1997)。愛瑪奶奶即是如此,她不畏死亡,接受將不久人世的事實,也因此才能善加的利用最後的這段寶貴時光完成自己的許多心願,使得她的生命更有意義。

死亡一《爺爺的牆》
男孩與父親一起去參訪爺爺的牆(越戰紀念碑),男孩的父親撫摸著牆面,這片牆勾起他父親還在世時的種種回憶;從未見過爺爺的男孩也藉由這片牆更加瞭解自己過世已久的爺爺。

參訪過程中,他們也遇到許多人來悼念這些參與越戰而犧牲罹難的軍人們,有些是其自身的親人,有些則為其自己的摯友。對於他們的死亡,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心裡的傷痛仍然難以撫平:
  
一位年紀和我奶奶差不多的老婆婆,緊緊抱著一位和我爺爺年紀差不多的老爺爺,他們兩個人都在哭!老爺爺輕輕的說:「好了!好了!」(p.7)

人們在牆角邊留下花和各式各樣的東西,有幾面小旗子,一隻舊舊的玩具熊、還有幾封信。信上面壓著小石頭,免得被風吹走。還有人留下一朵有點垂頭喪氣的玫瑰花。(p.10)

與男孩爺爺奶奶年紀相仿的老夫婦,在越戰紀念碑前還是難忍傷心哭泣,應是回想到當初親友因戰爭逝去的痛苦記憶;人們在牆角邊所留下的各式東西,均代表著對亡者的追悼懷念之情,也許藉由這樣的方式,希望讓已逝者感受到自己的想念、聽到自己的聲音,如此也可以使生者釋懷一些。是無論如何,來此悼念的人們總是懷著沈重的心情。

男孩與爸爸在牆面上不斷尋找著爺爺被銘刻的名字,當找到時,男孩的爸爸也忍不住情緒的激動而哽咽:
爸爸在名字之間一直找,一直找。他的手指停下來,「在這兒!」我問:「是我爺爺嗎?」,爸爸點頭,「你的爺爺,」他的聲音有點兒含糊。「也就是我爸爸。他死的時候差不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爸爸在爺爺的名字上擦了又擦,好像想把它擦掉似的。也許他只是想記住這名字摸起來的感覺。(p.14)

男孩的爺爺在像他爸爸這般年紀時就過世,可以得知當初男孩的爸爸在像男孩一樣小的年紀時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他在牆上擦了擦父親的名字,好似想藉由這樣的動作,擦去以往所有的不好記憶,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而父親可以再度回到他的身邊。也許藉由如此,也能讓他再度回想起父親還在時的身影。

面對爺爺的逝去,從未與爺爺謀面的小男孩卻有著與爸爸一樣的遺憾,縱使他們覺得自己爺爺的名字能夠被銘刻在牆上是一件很光榮並值得驕傲的事情,但他希望爺爺能夠還在世,陪伴在他身旁:

我覺得你爺爺的名字能夠刻在牆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也這麼覺得!真的。(p.25)

但是我更希望爺爺可以在我身邊,帶我去河邊玩,告訴我要記得扣上外套的扣子,因為天氣很冷。我更希望他就在我身邊。(p.27)

此段落裡,可以看出小男孩同樣的希望爺爺還可以活著,儘管他從未見過自己的爺爺,然而天生的血脈之情,使得男孩對於爺爺已經過世的事實,仍然感到不甘與不捨。小男孩在需要祖父疼愛的年紀失去祖父,小男孩的爸爸也在需要父親疼愛的年紀裡失去父親。也許,對他們來說,都是失去所愛的人,也同樣的感覺失落與遺憾,但是對於親人那份永遠的愛與懷念並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逝。

每一個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皆會面臨喪親的經驗,若處理得好,這經驗會幫助我們的生命增加韌度,並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的本質,並且能教育我們下一代有能力去面對失落與分離。當所愛的人死亡,伴隨而來的感覺常是悲傷震驚的情緒,以及一種生命遭受破壞及不完整的感覺。此時,對於喪親的悲傷情緒,最好的方式不是壓抑而是面對它。若想從悲傷中復原,就從了解悲傷開始,並且學習與它共處,如此悲傷的情緒也比較不容易傷害到你。

過去由於國情文化的關係,把死亡的話題當作禁忌,社會大眾尤其是學校教育界更不敢輕易談死(張淑美,2001)。死亡之所以被賦予各種禁忌與恐懼,或許是在於生者無法面對這件事,無法坦然思考被死者遺棄,獨留在世的不安與事實。因此,對於死亡,人們絕口不提,或者能避則避,然而如此將會導致很多成長中的孩子心靈對死亡沒有應變能力,影響他們一輩子。

有些小孩會面臨父親或母親因為生病,而必須撒手離去的事實。遇到這種處境的孩子,不僅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父親或母親相處,大部分的大人,也不會告訴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已所剩不多了。結果,孩子的心中因此留下深刻的傷痕;甚至也有的小孩,會因此而鑽牛角尖,以為自己被父親或母親遺棄了或認為是自己不乖才害死了父母親。

因此,漸漸地,兒童的死亡教育廣泛地被社會所重視,甚至在教育上常被列為必要的議題。近年來兒童文學中對於生死議題也逐漸正式發展,其處理書寫方式也常是率直的,不論是對於即將過世的過程描寫(通常是較小的孩子,敘述有關於其寵物的死亡)或是描寫面對死亡的反應及態度(較大的孩子,可能是強調其面對同儕的死亡、自殺或是有關於悲傷情緒的經驗)(Sutherland, 1997)。不能否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難免會面臨寵物、親人、朋友的過世,「死亡」的經驗對孩子而言,常常是慘痛而恐懼的,所留下的陰影,是師長所需細心關懷解決的。張湘君與葛琦霞(2000)曾歸納兩大要點,說明應該從小讓孩子瞭解死亡的必要性:

(一)死亡具有普遍性,無人能倖免,必須面對,無法逃避,因而要教導孩子坦然面對。教育的目的,就應該教導孩子為死亡做好心裡準備,減低他們對死亡的畏懼,也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最好的準備。死亡是生命週期的自然現象,若不把死亡教育涵蓋於教育中,教育便不夠完整。

(二)不正確的死亡概念,會影響孩子心裡健康,如恐懼、產生罪惡感、做惡夢、焦慮、畏縮等。在輔導上有研究指出,如果孩童對死亡的情緒未獲正當疏導,長大後極可能演變為酗酒等不正當行為。

由此可知,師長們應該正視學生對死亡的心理概念,以正面的態度教導學生,提供學生一個正確而健康的死亡概念。讓學生更加瞭解生命的本質、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希望他們成長的更為健康、能夠勇於面對真實的人生,讓每一個人不僅有求生的勇氣,更有認知死亡的智慧,實為當前生命教育課程的最重要的方向(張郁芬,2001)。

此外,教師需引導學生以虔誠、理性、莊嚴的態度認識死亡,對往生的親人表達追思與感恩,瞭解死亡是一種自然且人人必經的歷程,消除其對死亡的畏忌;覺醒死亡的不可逆轉性和必然性,並激發學生健康積極的生命觀,以追求人生的開創與生命價值。告訴學生對於瀕臨死亡者所表達的安寧照護、臨終關懷等,也都寓有對生命尊嚴的敬重和對生命可貴的珍惜。也要提醒學生瞭解死亡的正面意義後,絕不可隨意有輕生的念頭,以免對關愛我們的親人造成困擾與傷痛。
  
生命教育於個人與宇宙的關係的這部分生命教育內涵中,意在以死亡教育教導學生死亡的真諦,不因對死亡的無知而產生恐懼,從而珍愛生命,《再見,愛瑪奶奶》以及《爺爺的牆》兩本繪本中均對於親人的死亡逝去有所描述。《再見,愛瑪奶奶》讓讀者瞭解到其實死亡可以很從容,愛瑪奶奶將死亡視為一趟旅行,所以她一點都不怕死亡,反而更加珍惜所剩無幾的時間,使其人生在最後的這段日子裡更加豐盈與充滿意義。《爺爺的牆》讓讀者瞭解不論親人因為何種原因逝去,或者逝去了多久,那只是肉體生命的告終,他們的形象與精神仍然長留我心,因為愛與死亡並不相互衝突矛盾,而是並存在你我心中。

和孩子談死亡,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圖畫書、影片、卡通、文學作品等,讓孩子的情緒能在其中抒發宣洩,不致壓抑。此外,讓孩子藉由畫畫、作文等方式,表達對死去的親友或寵物等的思念或感受,也有正面的幫助。張湘君等人(張湘君、葛琦霞,2000)表示在挑選童書作為死亡教育輔助教材時,不一定要挑選童話故事,有些真人真事的紀錄有時反而可讓孩子有更深的體悟。對於較低幼的孩童,盡量不要挑描寫死亡恐怖景象的書籍,因為此類圖書容易增加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最好注重於死者在世時的美好,激起孩子懷念的情感,沖淡其對死亡的恐懼。由此標準來看,《再見,愛瑪奶奶》以及《爺爺的牆》兩本繪本文字簡單,卻提供大人小孩都可理解的現實世界,其平凡的語句將淡淡的的思緒以及死亡的現實呈現出來,無疑是可用來實施死亡教育的最好輔助教材。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