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出版園地

繪本中的生命教育-和英關懷系列生命教育內涵分析(II)-第二節 外在動亂社會的調適

第二節 外在動亂社會的調適

一、遊民問題一《小紙箱》

《小紙箱》是國內第一本關懷遊民的繪本,以極簡畫風,舉重若輕地描繪遊民世界,以及生命的存在。故事裡的小紙箱其實就是遊民的化身,反映著故事主角流浪漢李歐的現實處境,以及心裡的孤獨感受:「小紙箱住在街上,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p.1,p.3,p.5)、

「漸漸的,小紙箱厭倦了這樣的生活。」(p.11)、「他讓自己隨風飄走」(p.16)。

小紙箱住在街上,獨自度過了無數個日夜,它每天漫無目的、四處飄蕩,所描寫即是遊民的現實流浪生活模式,於地下道的走道、公園的椅子上、車站的角落旁,這些人來人往的公眾之處,就是遊民的棲身之處。

「小紙箱平常喜歡玩摺紙遊戲,變成一艘船、一頂帽子或一隻母雞」(p.7,p.8,p.9)、「乘著風,他扮成小鳥,扮成飛機。」(p.17)等段落裡則可看出遊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得其樂,對於旁人的眼光他們已變成毫不在乎,好像在生活四周所發生的種種事情都與他們無關。他們所關心的唯有自己是否能夠在一天裡吃的飽,穿的暖,有地方睡覺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問題。遊民活在都市的邊緣,無關社會民生、國家大事地活著,但這些不求顯達、無心上進、沒有責任、無所事事的人,卻也做不了太多壞事,在如今戰爭、瘟疫恐慌蔓延的年代,許多人自以為安全的存在和價值都受到威脅,這時,若能像某個遊民般單純地享受下午的陽光、微風和安寧,倒也能暫時忘卻世界不安、蒼生疾苦。

遊民用隨手撿來的紙箱搭成一個僅可容身的空間,吃飯睡覺都在裡面。紙箱不僅因為容易取得而被拿來當掩蔽的材料,它的輕便,也讓遊民遇到警察突襲和暴力攻擊時能夠帶著就跑。臨時搭蓋的紙箱住家像是流浪漢戰時的行宮,雖然簡陋但符合了他們暫時的需要(黃旭,2003):「李歐把小紙箱當成被子、桌子與書」(p.23,p.24)「當李歐心情不好的時候,小紙箱扮成車子、船與飛機…或房子。」(p.25,p.26)等段落即確實真切的描述出遊民與紙箱這樣共依共存的生活景況。

從「人們對他也漠不關心,看都不看他一眼」(p.12)、「有一天,一位女士從他的身上採過去」(p.13)及「一輛車從他的身上壓過去」(p.14)、「小紙箱很傷心」(p.15)這些文字裡,也能看到普遍人們對於遊民的負面印象與態度。在篤信生存競爭的資本主義社會裡,我們對遊民是很不友善的。遊民被視為是又髒又臭、懶惰、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於是大家都希望將他們趕出視線之外。我們常將遊民視為是「非我族類」,以為我們是兩種截然不同類別的人(畢恆達,2003)。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靜下來聽聽他們的故事,會發現除了刻板印象中所謂懶惰不願工作,或精神異常的人外,有許多是因為家庭破裂、工作意外傷害、破產或被家人遺棄、走失等因素,而暫時流落街頭。我們除了比較幸運之外,和遊民也許沒有什麼根本的不同。林萬億(2003)即表示,其實遊民和一般人一樣,只不過他們流落在街頭。在國外他們叫遊民「Homeless」,不是「Houseless」或「Familyless」,這是因為「Homeless」不是沒有房子,也不是沒有家庭,而是他失去了家的感覺。這個道理和我們的「遊民」的意思是相通的,只不過國人普遍都對遊民都存有負面印象,使得遊民問題一直沒辦法獲得解決。

世界各地都有遊民,尤其是大城市,西方國家因晚近高失業率的影響,造成都市邊緣有眾多的遊民,但是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遊民形成原因不同,我們不是高失業率的緣故,而是出在社會福利體系不健全的問題上,目前很多的法令及福利不能適時的照顧精神病患和身心障礙者,甚至是一些因產業外移失業的勞工,導致他們流落街頭,成為遊民。
除了社會福利體系的問題,林萬億(2003)還指出都市更新所帶來的衝擊,例如拆除貧民住宅、闢建道路,無形中造成很多人流落在外,而得不到照料的精神病患和身心障礙者,以及因家庭因素如婚姻暴力流浪街頭的人,都是造成今日遊民問題的主因。

遊民成為現代都市中的一景,我們無法探知每個遊民的內心世界,但他們需要關懷卻是一致的,遊民安置,是所有工業化國家,都會面臨的嚴重社會問題(張子樟,2004)。在社會轉型而遊民日益增多的台灣,除了民間公益團體為遊民理髮、洗澡、發棉被之外,政府卻只是急於將遊民從都市的公共空間中趕走,以確保「空間品質」。然而無家可歸的問題並不會因此而解決,而遊民只好在不同的公共空間中流竄。國外的政府與民間組織輔助遊民在街頭販賣遊民報紙、興建中途之家、出租國宅、舉辦技藝訓練等措施,使遊民可以重返日常的生活,不再成為一個沒有地址的街頭流浪者,應該是值得我們參考深思的。

閱讀完《小紙箱》,內心無比的沈重,一連串的疑惑,不知向誰發問。所謂的遊民,是世界放棄了他們,還是他們放棄了世界?遊民是社會無法忽視的重要問題之一,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他們也越來越隨處可見,對於較高年級的孩子們,教師已經可以試著讓他們去思考遊民的成因、體會遊民心裡的孤單與無奈,以及是否有什麼可以具體幫忙遊民的方式等問題,破除他們普遍對遊民的負面想法與排斥的觀感。藉此議題的探討,也讓孩子們瞭解,世界並非美好無憂,在自己安逸幸福的生活背後,仍有許多隱藏在社會邊緣角落、不能滿足三餐溫飽的弱勢族群等待著人們關懷與援助。這些都是現實生活的面向之一,無法逃避與拒絕面對。 

二、親情的失落一《開往遠方的列車》
《開往遠方的列車》談論到孤兒列車的事件,故事背景是在1878年,列車上前往西部的十四個孤兒,都夢想獲得更好的生活。故事的內容雖然為作者所杜撰想像,行徑路線和地點也是虛構的,但孤兒列車卻是真有其事。


一八五0年代中期至一九二0年代末期,大約有十萬個無家可歸的小孩,當時兒童救助會的負責人查爾斯‧羅林‧布萊斯希望將這些小孩安置在能夠照顧他們的家庭。因此就有了孤兒列車的想法。在全國的報紙刊登出這樣的訊息之後,從紐約由火車送往美國中西部的小鎮和農莊。在火車行經的路線裡,會在固定的幾個站停下,讓孤兒下車供想收養孤兒的人們挑選。其中,有些小孩受到很好的照顧,有些過的並不好;有些小孩只是從一個悲慘的處境,換到另一個悲慘的處境;有些小孩則找到了安全的家,還有愛,就如故事中主人翁瑪莉。 

當我們聽到孤兒列車的故事時,或許會驚訝世間竟有如此冷漠殘酷的事情,但在當時,兒童福立法及保護機構均尚未存在,如果親戚間不伸出援手,這些孩子簡直無路可走。在許多個案裡,孤兒列車使這些孤兒能設法生存下來(和英之友,2003)。

孤兒列車是美國最早被記載下來的系統化孤兒認養活動。在這個大宗的遷移動作之後,美國的兒童保護法令很快被建立起來,清寒補助、營養午餐、童工法令,以及許多運動的推行使得兒童的人權受到重視與保護。這些新法,以及大眾的輿論終於使得孤兒列車不再有開車的必要。最後一班合法開出的列車是在1929年。但在1930年還有許多「非正式」孤兒列車開出的記錄。

《開往遠方的列車》告訴讀者,過去的歷史上曾有不少孤兒有同樣的悲痛經驗。他們在列車上等待認養,像貨物般讓人挑選,待價而沽,沒有尊嚴可言。隨著火車的奔馳,沒被選上的孤兒心情之難受,絕非一般常人所能猜想,道盡人世間的冷暖,其難堪處境,使人讀了不禁鼻酸。而找到收養家庭的孩子也未嘗幸運,在故事中,提到許多人收養孩子只是為了替自己分擔繁重的家務與工作,收養的孩子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個廉價的勞工,也因此有人只想收養男孩子,想著男孩力氣大於女孩,將可以做更多更粗重的勞務,被認養的孤兒只是從一個悲慘的處境換到另一個悲慘的處境,絲毫沒有保障:
  
我們坐在台上,鎮裡的居民打量著我們。他們隔著外套摸摸男孩們的肌肉,嘴裡喃喃的說:「這個不錯」、「他可以幫忙收割」之類的話。(p.12)

瑪薇被一個瘦小的太太挑中。瑪薇長的又高又壯,圓圓的臉上有一對非常甜美的小酒窩。「杜莎!」那個瘦小的太太對另一個瘦小的太太大叫,「看看我挑的這個,她一定可以幫我做不少家事呢。妳也該為你們家挑一個。」(p.12)

到了吉爾本,我們在一家五金行前排排站。一個男人說:「我還以為普特維那裡的人,已經把所有強壯的男孩都挑走了,幸好……」(p.18)
「沒什麼好選了,」一個女人沒好氣的說,「下一次我們得坐火車到普特維站去選。」(p.23)

一對夫婦帶走艾美和杜西。那個男人開玩笑的說:「買一送一,真划算」,雖然這根本不是什麼買賣。(p.24)
   
故事裡傳達了家庭與父母親無條件的愛,對孩子們來說有多麼重要可貴,孩子們對於家庭之愛的渴求也是古今皆同。故事的基調是悲苦的,但結局卻令人欣悅,對任何一個在生活中遭受重大挫折的孩子來說,這本書能帶給他無限的希望。教師在挑選此一主題的書籍時,盡量以情節溫馨動人、內容能激起孩子向上、樂觀精神的作品為考量。

將眼光拉至現今社會中破碎家庭的孩子,或是缺少家庭溫暖的小孩,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孤兒呢?也許沒有如故事中的那些孤兒一般待價而沽、任人挑選,但是他們同樣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與關愛,得不到安定幸福的家庭。

家庭關係對孩童的重要性,可以從1989年美國學業性向測驗(SAT)的最高分落在南達科他州這件事上看出。南達科他州是全美教師薪水最低的州,也是每個孩子分配到教育資源倒數第八的州。因此,這個結果引起學者的注意,而作了一番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它名列前茅的原因是,這州的離婚率最低,家庭關係緊密,還有,它保持了傳統的價值觀。也就是說,教育成功的因素不在於硬體的設備,而在於從事教育的父母、老師和社會風氣(洪蘭,2004)。

我國的離婚率已經逐步趕上歐美,每天有168對夫妻離婚。而家庭的安定和諧是孩子成長的基本條件,當已有孩子時,夫妻更應努力適應對方,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生長環境。童年時的家庭氣氛、孩子和父母的親密關係,會嚴重影響孩子以後的心理抗壓和生理健康情形。

「家庭溫暖」的定義很主觀,不是金錢上的,也不是二十四小時不離身的照護。只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是關心他們的,需要與父母商量時一定找得到他們就夠了。這種「天塌下來有父母頂著」的安全感,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幸福感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根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父母只要肯,就能給他的禮物。孩子的童年及成長只有一次,給他一個溫馨的家庭,會使他對自己有信心,對人生有希望。其童年成長的正向經驗將是他一輩子賴以為寄的精神依靠。

薛尼‧鮑迪(Sidney Poitier)是美國第一個榮獲金像獎的黑人影帝,奧斯卡還頒給他終身成就獎。他將他的成功歸因於幸福的童年,及家人無條件的支持。他說他生長在巴哈馬群島,童年對他來說是由海潮的聲音、父母的談話聲、兄弟姐妹的嬉笑聲交織而成。每次遇到不合理的待遇,心情低落時,這些童年的聲音就會使他振作起來,再試一次,終於得到演出機會。讓人在看到他的演技時,忘了他的膚色,拿到了金像獎。可知,幸福的家庭是人生最大的資產,也是老年最甜美的回憶。身為父母親角色的人,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請同心協力打造一個甜蜜的家庭吧!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關係是未來人際關係的基礎。孩子要健康快樂地成長,維繫良好的家庭關係和溝通是極重要的。和諧的家庭關係,在一般家庭中尚且經營不易,對於一些不一樣的家庭,如家中有肢體不健全、身心缺陷的成員,或是單親家庭等,如何維持正常和樂的關係,更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張湘君、葛琦霞,2000)。在這樣的主題中,希望教師能夠藉由一些讀物,由溫馨、情感入手,讓孩子體會家庭關係的重要,並幫助孩子瞭解一些與自己不同家庭的相處方式,進而培養他們包容和關懷別人的心,學習和其他孩子相處,為未來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在一個班級中,必定都會有少數的孩子是在所謂不完整或單親的家庭裡,甚至如故事中的瑪莉一樣,是住在育幼院或孤兒院中。大多數這樣的孩子都會認為一定是因為自己不好,所以父母親才會將他們送走或是離婚。然而事實上導致這樣情況的原因很多,如父母雙亡、經濟、感情上的問題等等,並非如他們想像一般完全是自己的責任。教師應嘗試解釋給這樣的孩子瞭解,解除他們不應有的自責感,對這樣的孩子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包容與關愛;教師還需告訴班上其他的孩子,孤兒或單親的小孩和你們並無差別,他們自己也不希望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與環境中,不能因此就對他們另眼相看或加以排擠,也不能拿這樣的事情開玩笑,而是該以同理的心情,發揮同學間的愛心與情誼,給他們更多愛心與友情上的支持鼓勵。 

三、種族衝突與暴力一《煙霧瀰漫的夜晚》


一九九一年三月,於美國洛杉磯,四位白人警察,公然在大馬路上,圍毆一位疑似酒後駕車的黑人男子,整個過程被人拍下並公開。隔年四月二十九日這四名警察獲判無罪,引起當地黑人的強烈反彈。他們開始在洛杉磯的中南區,展開持續四天大規模的暴動。不但攻擊韓裔人士經營的商店,還四處縱火。當地有八成的建築物,在這場浩劫中成為廢墟。這場種族對立的流血事件,不但造成五十五人死亡,上千棟的建築物遭破壞,損失金額高達350億台幣,也成為美國戰後最大規模的種族衝突。

《煙霧瀰漫的夜晚》即是以這場暴動為場景的一個故事,以小男孩主角丹尼的觀點來陳述發生暴動的夜晚中,街上所發生的種種攻擊與衝突、與媽媽及鄰居因為公寓失火而逃難的經過、以及最後媽媽和鄰居金太太多年來的心結因為彼此瞭解而和解的結果。故事的張力十足,主題有關於不同族群間彼此的體諒與寬容;書中的插畫勇敢而直接,拼貼式的畫面,運用的材料饒富意趣。整個故事是以相當平靜的口吻來述說,縱使相鄰的社區已經籠罩在一片恐怖混亂中,說故事的男孩仍在母親的安全陪伴下,以孩童清明的眼光注視著這一場暴亂。

故事開頭,即描寫事件發生的時間以及主角丹尼與母親面對暴動時的緊張恐懼。並且丹尼的媽媽向他解釋什麼是暴動:
  
我和媽媽從窗戶邊往後退,向下張望,我抱著我的貓「茉莉」。雖然天色很暗,但是我們沒有開燈。街上正在發生暴動。(p.1)

人們很生氣的時候,就可能會發生這種事。他們到處破壞,亂砸東西,完全不在乎什麼是對,什麼是錯。(p.3)

樓下的街道有很多人,他們砸壞每一樣東西,不管是窗戶、汽車,還是街燈。(p.3)
  
在她向兒子丹尼解釋的同時,也間接的向讀者說明了「暴動」所代表的憤怒、囂張、不分是非與失去理智的瘋狂行徑。甚至許多的暴徒會利用此時趁火打劫、從事偷竊、搶劫、縱火等違法亂紀的事情來滿足發洩自己的私欲,使得到後來,暴動的延續已經模糊了原來發生的起因與焦點:
  
他們看起來好像很生氣,不過,也好像很開心。(p.3)
    
媽媽說:「暴動開始以後,有些人就會把他們當成一場遊戲。」(p.3)
    
兩個男孩從莫頓電器行搬了一台電視機,他們搬得很吃力,因為電視機很重。我問:「他們在偷東西嗎?」媽媽點點頭。(p.3)

有人打破奇美鞋店的櫥窗。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爬過破碎的玻璃,把好多鞋子扔出來,就像在丟橄欖球一樣,他們大笑著,我從來沒有聽過那樣的笑聲。(p.5)

到處都是煙,像霧一樣飄來飄去。我看見遠遠的地方閃爍著火光。(p.5)

有些人從金太太的超市裡,拖出好幾箱玉米片和很多袋米。(p.7)
    
街上漸漸空了,只剩下一個人抱著一堆乾洗店的衣服,在路上搖搖晃晃的走。那些衣服都還套著乾洗店的塑膠袋。(p.9)
  
由這些主角丹尼的許多陳述中,即能清楚看見暴動發生時暴徒的醜惡貪婪面孔,而暴動的發生,也常會波及傷害到無辜的人。

丹尼與媽媽、鄰居住處被失去理智的暴民縱火,大家驚慌失措的趕緊逃離危險的現場: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覺得媽媽在用力的搖我。「丹尼!快起來!」我聞到一股很嗆鼻的煙味。有人砰砰砰的敲我們的門。「失火了!失火了!」我一下子完全清醒了。(p.13)

我們衝下樓梯,很多人擠在我們身邊。煙嗆的我一直咳嗽。羅先生在我們面前,他抱著莎莉和寶寶,兩個小孩都在哇哇大哭。「那些人簡直是流氓」,他偏著頭大叫「流氓!」(p.13)

屋外,天空變成一片霧濛濛的橘色。火焰不停的從我們那棟樓冒出來。三輛鳴著警笛的消防車停下來,消防隊員紛紛跳下車,拖著水管跑。我看著我們家的窗戶,我和媽媽曾經站在那扇窗戶旁邊,火還沒燒到那裡。(p.15)
  
丹尼與媽媽前往臨時收容所避難的路途中,看見暴動之後的街上,車子、建築物被燒成灰燼,公物也被砸毀,滿目瘡痍,一片狼籍,令人不忍?睹:
  
有些路燈已經砸壞了。我們沿著人行道走,地上到處都是空紙箱和亮晶晶的碎玻璃。交通標誌也歪七扭八的躺在水溝裡。我緊緊的抓著媽媽,因為我以為自己看見一個沒有手臂的死人也躺在那裡。幸好只是一個百貨公司用來展示衣服的塑膠人偶。(p.17)
  
作者用豐富的同理心與想像力探討城市暴動的問題。雖然作者並沒有交待這場暴力事件發生的原因,卻簡潔地描述了暴民們的心理狀態。暴力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使人心變得更為可憎,一旦失去理智,暴力只會帶來更多的衝突與仇恨。

故事裡,對於不同族群之間彼此的對立也有所著墨:
  
雖然金太太的超市離我們家很近,可是我和媽媽從來不去那裡買東西。媽媽說,如果要買東西還是去我們自己人開的店比較好。(p.7)

金太太的貓和我的貓常常打架,金太太都會用一種我聽不懂的語言對茉莉大叫。現在,她也用那種語言對偷她東西的人大吼大叫,沒有人理她。(p.7)
  
丹尼的媽媽與金太太因為對彼此的偏見,平日就不相往來。而丹尼所養的貓「茉莉」平常與金太太的橘色貓咪也常大打出手,丹尼因此稱金太太的貓為「紅蘿蔔顏色又胖又兇的老貓」。這裡暗示著孩子的價值觀其實會深深受到大人的影響,因為成人間彼此的對立,造成仍缺乏判斷能力的孩子以為依從著父母的想法就是正確的想法。

丹尼的貓咪「茉莉」與金太太的貓在公寓被暴民縱火而發生火災時,一起躲在樓梯下面。

找到它們的消防隊員告訴丹尼,他發現兩隻貓咪時,「它們很害怕,緊緊靠在一起。」(p.23)。

丹尼則笑著說:「不可能,它們才不會那樣呢!」(p.23)。似乎表示著人們與敵對的對象中間總是隔著一道牆般,不肯輕易放下心防,牆只會隨著誤解愈築愈高,而不可能因誤會的冰釋使得高牆倒塌。然而,故事裡的平常水火不容貓兒,因為一同避難而產生共患難的情誼,甚至同喝一碗的牛奶:
  
茉莉從我的手臂上跳下去,金太太也把她那隻紅蘿蔔色的貓放下來。兩隻貓喝同一個盤子的牛奶。(p.23)

「看看那兩隻貓,」媽媽驚訝的說,「我還以為他們不喜歡對方呢。」「可能是因為他們以前不認識對方吧,」我解釋,「現在,他們認識啦。」每個人都看著我,突然安靜下來。我小聲的問媽媽:「我說錯話了嗎?」「沒有,丹尼。」媽媽用力的拉拉手指,她只要一緊張就會這麼做。(p.25)
  
作者以兩隻不同花色的貓來暗指不同種族族群的人們,顯示著,也許人與人之間,就像貓兒們一樣,應該給彼此互相認識的機會。人們總是因為陌生產生歧見誤解,因熟悉瞭解才慢慢能夠彼此體諒包容,進而欣賞對方的優點。


丹尼的媽媽與鄰居金太太也因為這個事件認識了彼此,丹尼的媽媽首先伸出友誼的手,金太太的態度也隨之軟化。在這個令人心痛的夜晚裡,或許這是唯一一件令人值得高興的事:

她對金太太說:「我叫珍娜,也許等事情都恢復正常以後,你和你的貓可以來我們家,和我們一起喝同一盤牛奶。」我覺得媽媽的話很滑稽,可是沒有人笑。(p.25)

金太太抱起她的貓,輕輕的摸幾下。她盯著牆壁,好像不太想說話。然後,她注視著媽媽一會兒。「謝謝妳,」她說,「我們一定會去」。媽媽笑了。我也伸出手,摸摸金太太那隻橘色的大胖貓。「金太太,妳聽見了嗎?」我問,「他高興的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呢!」(p.27)
  
因為種族間的衝突而發生的火災,造成的損失與傷害無法估計,但是,熊熊的火焰卻燒掉人們彼此的成見與心結,在這個煙霧瀰漫的夜晚,撥開煙霧,看見你我的心。故事的結局是一個重新的和解,傳遞給讀者一個美好的訊息:不同族群的人也可以友好共處。

美國的種族衝突與人民暴動的經驗足為我們的借鏡,反思國內的情形,台灣島內存在許多的族群,包含了漢民族以及諸多原生於本島的南島族群。漢民族本身自己所引起的省籍情結,悲情或壓迫的痛訴屢屢因為選舉時期而浮出檯面,成為政治人物的文宣工具以及選舉語言,歷史的傷口每到政治選舉就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撕裂。當選舉活動暫息時,這些沈痛的控訴又再度被塵封,日常生活又彷彿回到了應有的軌道,然而事實上,隱藏在檯面下的傷口卻愈來愈深。

其實,不論是所謂的本省人還是外省人,甚至原住民與客家人,我們都是在同樣的一塊土地上成長,同樣都在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在奧運比賽時會一起為中華隊搖旗吶喊,齊聲加油的一家人。不應在某些特殊時刻被盲目挑起種族對立的情緒與言語,甚至造成對彼此的攻擊與謾罵行為。由《煙霧瀰漫的夜晚》中我們可以理解,族群的真正和解絕非政治選舉語言與口號而已,而是需要每個人去悉心思考、展開心胸與誠實相對的議題。

另一個可供我們思考的問題是,近年來外籍新娘的大量開放,台灣社會整體看待外籍移民的方式充滿歧視,社會仍然以異類的眼光看待她們。「新娘」早已成為媽媽,所謂「外籍」也已歸籍落戶,但人們卻遲未意識到她們已成為台灣移民社會的新成員。其所生育的子女被簡稱為「外籍新娘的小孩」,連帶的使得他們在就學方面也受到同學的排擠嘲笑,甚至有小孩因此不願去上學(兩岸家庭論壇,2003)。大大的眼睛,深色的皮膚,這一兩年來,有越來越多像這樣的小朋友,開始進入台灣的學校就讀。可是,由於普遍民眾對於他們的不夠瞭解,往往對他們存有負面的想法。

而孩子受成人價值觀影響深遠,容易在沒有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形成學習模仿與附和大人的極端偏見,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之。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的時刻與學生討論,在學校的班級裡,存在多元族群、膚色的孩子,不論是漢民族、原住民孩子與媽媽為外籍新娘的孩子,大家都是一起快樂學習與成長的好伙伴,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差別,藉此機會,也能夠認識瞭解到彼此不同的生活文化、語言與習慣。告訴孩子,唯有寬容、不分你我的接受包容彼此的差異,欣賞彼此的長處優點,才能使得同儕之間相處和諧,班級氣氛融洽。

四、戰爭一《爺爺的牆》 
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越戰紀念碑」即是此繪本中所謂「爺爺的牆」。用來紀念參與越南戰爭而犧牲的美國士兵們。於1982年10月落成,座落於林肯紀念堂及華盛頓紀念碑中間,沒有傳統巍峨高聳的建物,而是以中國字「人」,類同英文字「v」的形式,簡單有力在地平面上鋪展開,象徵大地被切開的傷口。來自印度光亮黝黑的花崗岩牆面,清晰反映出四周的樹林、草地、紀念建築和不斷來尋找姓名的人們,也表達出58209位依陣亡或失蹤的時間序被銘刻姓名者,在歷史洪流中所應有的地位及其不朽的意義。

全篇以小男孩的眼光及口吻來敘說父子倆參訪越戰紀念碑的經過,更顯得真切與無邪。

故事一開始,即說明了戰爭的殘忍,幾千幾萬個無價的生命因為戰爭而犧牲:「就是那片牆,我爺爺的牆。牆上面刻著很多人的名字,那些人很久以前在一場戰爭裡被殺死了。」(p.2)而在尋找爺爺名字的過程中,男孩遇見一位因為失去雙腳而坐著輪椅的人盯著牆上的名字:「他戴了一頂軟軟的綠色帽子,上面別了一些獎章。他的褲管壓在身子底下,身上穿著軍人的襯衫。」(p.6)可以得知應該是位當初參加越戰倖存下來的軍人,來到這裡追思昔日共同浴血作戰的弟兄們。而失去雙腳的軍人又再度提醒了讀者戰爭殘酷的事實。

小男孩也瞧見一對老夫婦相擁哭泣:「一位年紀和我奶奶差不多的老婆婆,緊緊抱著一位和我爺爺年紀差不多的老爺爺,他們兩個都在哭!老爺爺輕拍老婆婆的背說:『好了!好了!』」(p.7)描寫著時間的流逝並未能帶走他們因為戰爭失去親人那種至深的痛楚。一旦在記憶中想起,仍使人難過不已,小男孩與爸爸也是如此。男孩的爸爸在找尋到自己父親銘刻在牆上的名字之後,一動也不動的在那裡低頭站立許久,回想著父親還在他身邊的童年記憶,小男孩則緊緊靠在爸爸身邊,彷彿能夠理解爸爸思念爺爺的心情:「我爸爸低著頭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p.20)、「爸爸就一直站在那裡低著頭,我緊緊靠在他身邊。」(p.22)
  
男孩雖然從未見過因戰爭過世的爺爺一面,卻也與其他的孩子同樣渴望著有自己的爺爺能陪伴在身旁。因此在他看見一對祖孫牽著手從他面前經過時,不禁露出欣羨的眼光。雖然他對爺爺的名字能夠被刻在紀念碑上而感到驕傲,但是他心裡更希望他的爺爺還能存活在世,一如男孩的父親,男孩對於爺爺的離去也有著深深的遺憾:
  
「我覺得你爺爺的名字能刻在牆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也這麼覺得!」真的。(p.25)。

但是我更希望爺爺可以在我身邊,帶我去河邊玩,告訴我要記得扣上外套的扣子,因為天氣很冷。我更希望他就在我身邊。(p.28)
  
對美國來說,越戰是歷史上,文化上,與政治上脫不開的一個分界。越戰紀念碑則是一個高潮,把美國人推向了矛盾思考的問號,越戰倒底是光榮的戰爭,還是一場失敗的戰役?然而,有些問號是永遠不能有也不會有答案的。那面牆上,鑲嵌著多少生離死別的故事,拉扯著無數家庭的心情。對於在戰爭中犧牲死去的那些人來說,最哀傷痛絕的無非是其親人與孩子,對生者而言,這是一種錐心之痛,終其一生都很難釋懷。

槍林彈雨的戰爭也往往大規模的傷害到無辜的平民百姓。向陽(2001)的〈戰歌〉一詩,表達出戰爭的無情與其所帶來的傷害。

戰歌
是誰在白天唱歌
唱激進高住亢的戰歌
鼓聲擂動咬雲霄的高樓
從湛藍空中轟隆直落
擊出閃亮、光燦與花火
繪搏動的胸膛以玫瑰之血色
焚驚呼的眼睛以淚水之乾澀
挾持烏煙、陰寒與灰濁
自亮麗天際,雪崩連恨帶仇
正使盡全力清洗掩面的街頭

砲火在遠方爆笑生命無常
彈雨於瓦上彈奏安魂樂章
槍,扛起士兵威武的肩膀
血,翻耕農人荒廢的土壤
貧瘠的國度響遍加農砲的歡唱
飢餓的流民飽餐塵與沙的饗宴
喜樂來自永遠懷抱希望
有人在廢墟前低聲吟唱
戰爭總會結束於死亡
和平也終必因夜色掩至而降
刊載於2001.12.16《自由時報》副刊「戰爭與和平」特輯

轟隆隆的砲火聲替百姓帶來的是農田房舍的炸毀傾頹、犧牲者的血流成河、以及生還者的貧瘠飢餓。戰爭對於文明的毀滅,也非常徹底。屠城、焚城、淹城,什麼也不讓留下。即使是勝利者,遲早也會遭到更殘酷的報復,或者引來更強大的第三者(余秋雨,2003)。戰爭帶來的是無止盡的仇恨與悲哭,任憑淚水流乾也喚不回摯親的離去,唯有和平才能帶來希望。

世界上有愛、有恨,在現今看似平靜的社會中,戰爭其實並未平息,小如人與人之間的爭吵,大至國與國的爭戰,皆屬戰爭之一環,而緣由也多從爭奪、紛爭而起。讓孩子接觸戰爭類的圖書,主要是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植入和平的種子,透過文學的感動,讓孩子體會戰爭的殺傷力和影響力,喚起孩子的慈悲心(張湘君、葛琦霞,2000)。念給孩子們聽的故事不一定是快樂的。悲傷、失去所愛,或戰爭的不幸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份。在描述戰爭的文學作品中,常會記錄主角人物在戰爭中所呈現出的不平凡的尊嚴和愛,在打動孩子的心靈之餘,也可藉此激起孩子生命中的美好情愫,喚起心中的愛與和平。

此外,戰爭類的作品往往是活生生的歷史紀錄,能夠讓孩子看清時代的變遷、國家的興衰。但人性中永恆的渴求卻並未因時光的流轉而有所改變,所有的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要有歸屬感,希望獲得愛、自由與安定。這類議題的作品能點燃愛心的火種,使孩子的感受更加敏銳,激盪他們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人類的問題,而學會不再重蹈覆轍。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