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渴望家人的關心,卻被一隻怪獸吃到肚子裡去。怪獸走進小男孩的家裡……。歐洲「寓言大師」大衛.麥基經典作品。不僅深受幼兒喜愛,也普獲成人讀者好評與共鳴。
【作者介紹】
大衛.麥基(David Mckee)
英國知名插畫家,在歐洲素有「當代寓言大師」封號。出生于英國西南方的小城—達特木。中學畢業後,隨即進入普利矛斯藝術學院接受正統的繪畫訓練。他的繪畫風格頗受Saul Steinberg和Andre Francois影響。小時候經常聽母親、老師說故事,耳濡目染的麥基,長大後也喜歡說故事給朋友聽。麥基擅長創造幽默有趣的故事和圖畫,讓小朋友在快樂的情境中體驗人生。他在作品中成功塑造出許多有趣的角色,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大象艾瑪》系列,這套童書迄今已轉譯為二十多國語言,深受世界各地兒童的喜愛。麥基目前過著近乎隱士的生活,一年當中分別住在法國南部的尼斯、巴黎與英國倫敦。其中他最喜歡尼斯的陽光和那兒寬敞的工作室。
【譯者介紹】
周逸芬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心理碩士,目前從事兒童圖畫書編輯、出版工作。
兩個孩子的母親,喜歡摟著孩子唸故事書給他們聽。
【書評】
《冬冬等一下》
繪本的一大特色是用轉化過的角度點明許多生命中與其他事物錯雜的心情、感受與問題。像是一把精巧的刀刃,隨著文字與彩筆的弧度滑下,橫剖出一面心情的地貌。許多時候這片地貌展現的風景不僅描繪出成長的痕跡,更讓讀者眼睛一亮,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就是為什麼繪本其實不只屬於孩子也屬於大人,只是賞閱的角度有別。
出版社規劃這一系列的圖畫書,正符合此一概念。系列主題設定為「幼兒幽默圖畫書」,意圖讓小小孩藉由有趣誇張的畫面與好玩的故事,從歡笑中成長。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歡樂並不困難,大衛‧麥基的圖畫藝術色彩強烈鮮麗,人物表情生動有趣,又是製造畫面對比與反差的箇中高手,加上幼兒的本能便是發現好玩的事物,聽著故事的耳朵與望著畫面的眼睛因此快樂不已。第二個層次的目的難度增高。基本的學習是從觀察畫面本身開始。在《冬冬,等一下》裡,試著「靠近」爸爸媽媽的冬冬,一再受到拒絕,冬冬被怪獸吃掉後,想要嚇唬爸爸媽媽的怪獸,被當作冬冬,一直被忽略。冬冬、怪獸和爸爸媽媽的互動,對幼兒來說,就是引發笑聲的畫面。幼兒觀看故事的眼睛,可以對照畫面、練習觀察。
不過,除了故事和圖畫可以引發幼兒的興趣外,進一步的互動完全仰賴大人的用心。首先,聽大人講故事的孩子對故事的反應較好,親子間的互動並且因而更加緊密。這個成長的歷程像個同心圓,唯有爸爸媽媽環抱著孩子說出故事,牽引著孩子去看、去想、去遊戲時,「幽默圖畫書」才得以發揮它美好的發想。
倒是大人們,拾起「幽默圖畫書」,或許能意外刺激自己對生命的思考。許多時候,轉個彎,愁悶的情緒便一掃而空。書頁裡跳躍的色彩對你述說著無數的可能─也許是一個久思不解的課題,一個從沒想過的奇妙答案!
輯錄自91.9.29中國時報「開卷」好書榜
【書評】
《冬冬,等一下》
趙國宗(圖畫書畫家)
和英出版社選擇很多幽默有趣的圖畫書,到幼稚園讀給小朋友聽,觀察、記錄小孩的反應,挑選計劃出版了一系列幼兒幽默的圖畫書,並附有一本幼兒閱讀的幽默研究用的小冊子,很值得肯定與鼓勵。善於創作幽默有趣的繪本是大衛‧麥基的專長,《冬冬,等一下》是其名作之一。故事主角是小男孩冬冬,渴望家人的關心,但大人的回應常常是「等一下,現在沒空」,故事就應用普遍的這種問題親子關係來編故事,故事中一再重複「冬冬,等一下,我現在沒空。」文字簡鍊而富節奏,並合乎幼兒的口味。
文圖配合及表現非常有變化且有趣,圖畫的部份更是精彩,前後頁作對比,對照畫面的一動、一靜,一前一後的劇情變化使兒童去發現畫面裡的變化趣味,樂趣無窮。故事一開始是爸爸釘釘子,冬冬說:「嗨!爸!」,結果讓鐵鎚敲到自己的手指,爸爸的臉色發青,痛得哇哇大叫的神情,小孩子看了一定有很大的反應,而冬冬兩手插在口袋無事地走開。
冬冬說:「媽媽,院子裡有一隻怪獸要吃我。」媽媽說:「冬冬,等一下!」。圖畫部份媽媽忙家事澆盆景,冬冬一副譁眾取寵的樣子,指著院子。
冬冬兩手插在口袋裡,二眼發直,下階梯到了院子,對怪獸說:「嗨!怪獸!」怪獸把冬冬吃到肚子裡去,這幅畫是故事的高潮。
怪獸吃完舔著嘴角、大吼、撒野、錯愕的表情來隱喻小孩子的情緒上各種變化及反應,畫家很巧妙地掌控畫面的對比、差異、變化及幽默,讓小孩、親子得到很多欣賞圖畫、觀察圖畫的樂趣,同時提示父母對小孩應多關心。
輯錄自「好書大家讀」第四十三梯次好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