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再見,愛瑪奶奶
(Goodbye Grandma Erma)
|
|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獎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獎
◎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
◎文化部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作者、攝影者:大塚敦子 / 譯者:林真美
親子共讀:6-9歲 / 自主閱讀:9歲以上
裝訂:精裝 / 頁數:56頁 / 尺寸:22.5×20.0 cm
ISBN:9789869646000
|
|
定價320 |
特價:
特價:
320
元
|
促銷價:NT$
|
|
|
|
有一天,愛瑪奶奶說:
「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 不開始準備不行了。」 書中的照片,真實有力的表現出 愛瑪奶奶的那份安詳與從容……。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得獎評語】
《再見,愛瑪奶奶》是今年最觸動人心的作品,圖畫書裡較少見的黑白攝影圖像,用在這本病痛和死亡的主題書裡,格外具寫實的震撼力。透過愛瑪奶奶的愛貓陳述故事,讀者看到一位長者對待生命的智慧和安頓生命最終旅程的豁達。《聖經》上說:「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這本書確實傳達了愛瑪奶奶的長者風範,對各年齡層的讀者,應該都有不同程度的啟示和感動!
【作者介紹】 大塚敦子 生於1960年。日本上智大學文學部英文學科畢業。曾於商社服務。1986年開始從事紀實攝影。除了多次涉足國際事件的現場,如:菲律賓新人民軍運動、巴勒斯坦民眾事件、天安門事件、波斯灣戰爭等。也從事海豹、海獅、環尾狐猴等野生動物的攝影。1992年開始於美國展開人物誌的報導,1998年因記錄愛滋病女性而獲「準太陽賞」。著有《海豹的寶寶1、2》、《生命的贈禮》、《小狗給了我們活下去的力量》、《看護犬大俠》等書。
【譯者介紹】 林真美 台中市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 在國內推動「親子共讀」數年,為「小大讀書會」發起人,並曾策畫翻譯《大手牽小手》繪本系列。目前在大學兼課,教「兒童文學」,並經常與兒童、繪本為伍。
【書評】 生命的最後一課 張淑瓊 (誠品書店童書企劃副理)
這是一本讀的時候需要有面紙在一旁預備,才能安心翻看的書;是一本看了應該會心情沉沉的書,也是一本看了也許會流淚的書,但請一定要找機會和孩子們分享。不是為了讓他們流淚、不是為了讓他們難過,而是讓他們知道有一種對待生命的方式,曾經有一位老奶奶,她讓我們明瞭可以用不悲傷的態度面對死亡。
這本書透過名叫小星星的八歲公貓口吻,敘述住在美國西北海岸的愛瑪奶奶生命中最後一年的生活實況。一輩子努力幫丈夫撐持家庭,過去的辛酸讓她面對風浪時格外堅韌,得知自己罹患血癌來日無多,她選擇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面對自己生命的終站。醫生告訴愛瑪奶奶她得了血癌,奶奶請家人幫她查了相關資料,也親自和醫生討論過後,她清楚知道她的病再也治不好,愛瑪奶奶說:「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不開始準備不行了。」
作者大塚敦子在一九九七年夏天認識了愛瑪奶奶,而且被接納當成第十三個孫子,因著這一段特殊的情誼,使作者有機會用相機鏡頭記錄這位勇敢的老奶奶,面對疾病和對待生命活力漸漸流失時的態度:那是一種正向而樂觀的態度,透過愛瑪奶奶的選擇,我們見到一種面對生命難處的智慧。愛瑪奶奶選擇「活得快快樂樂,一直到死了為止」。她選擇像平常一樣過生活,一樣記得出門前化妝、晚上要保養皮膚。當她病情嚴重之際,她選擇不要在身上插上許多管子,只為消極延長活命的時間。她說:「我活得夠久了,最後我想安安靜靜地死去。」
按著時間順序的攝影記錄,讀者看得見愛瑪奶奶身體的變化,看得到她的病容,看得到她病情的惡化,看得到她家人的憂傷。大塚敦子的鏡頭讓我們親見死亡的逼近,因為攝影的現場感,更具震撼力。
但不只是震撼而已,作者撰寫文字與黑白照片配搭時,用簡單內斂的語氣呼應,文字流露深刻的真情,在沉穩平靜的描寫中,安插對血癌以及臨終照護的知性說明。奶奶回顧這一生,讓人動容:「在我的人生當中,現在可以說是最幸福的階段,過去種種的失敗和痛苦,現在都變成美好的回憶了。」這真是一個享有恩典的老奶奶,她對生命下了豁達的註解和句點,發人深省。
找個機會和孩子分享這本書吧!不一定是為了教他們理解死亡,更好的理由是:讓孩子去感受一個有韌度、有尊嚴的生命散發出的光和熱!
輯錄自2002.5.26聯合報「讀書人」好書榜
【書評】 為死亡做準備 鄧美玲 (新聞工作者)
看完《再見,愛瑪奶奶》時,我正好去探望罹患癌症的舅舅。看到他被化療折磨得不成人形,我很想用這本書做引子,跟整個家族和他自己,談談他的實際狀況、以及接下來的療程,好讓他在大家的協助之下,為新的旅程做更具意義的準備。可是我沒有獲得其他家族成員的允許,大家都認為他無法承受真相。在家族壓力之下,我只好閉嘴;但是我轉而對父母親說
:如果是你們,我會老實說。這話才一出口,空氣立刻就凍住了;儘管我們之間已經有幾次觸及死亡的談話,可是,面對肉身毀壞的恐怖想像,以及未知的死後世界,我們還是茫然。所以,我決定寄一本《再見,愛瑪奶奶》給我的父母親。
就像這本書中愛瑪奶奶自己說的:「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不開始準備不行了。」罹患血癌的愛瑪奶奶開始進行生命的回顧,她寫家族史、給親友寫告別信,簽下昏迷時不做任何急救的聲明書;面對越來越衰弱的身體,她知道「這些都是為了身體即將展開的旅行做準備。」最重要的是,她還讓本書的作者大塚敦子用簡潔的影像與文字,為她留下這份珍貴的死亡記錄。
並不是罹患絕症的人才需要為死亡做準備,就像 Dan Millman在《和平戰士的旅程 》中所說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患了絕症-它的名字叫『 出生 』。」死亡並非老人或病人的專利,可惜大家寧可迴避真相,因而死亡總是倉卒來臨,而生命,也總是草草結束;於是,無比珍貴的一生,只留下遺憾。
我多麼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人為死亡做準備-包括在「人是必死的生物 」的深沈提醒之下,為人生做更積極的選擇。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帶動另一種影像紀錄的形式,就像這本書所呈現的,臨終的告別、步向死亡的最後回顧。過去我們的家族影像多半偏向歡樂的,我們不敢用影像紀錄深沈的、哀傷的生命經驗,這正顯示了我們很難與親人分擔生命中最嚴肅的課題;因而生命中最大的寂寞,來自於親人之間的疏離。
也許影像可以幫助我們跨越這道鴻溝,因為影像有語言文字所不能觸及的角落;而影像語言,又是跨越年齡限制的。在《再見,愛瑪奶奶》這本書裡,我們就看到這些可能性。
所以,《再見,愛瑪奶奶》不應該歸類於童書吧!它應該屬於每一個人。
輯錄自2002.06.16中國時報「開卷」好書榜
【書評】 《再見,愛瑪奶奶》 曹俊彥 (專業兒童圖畫創作)
愛瑪奶奶住在美國西海岸的一個小鎮,認真生活了八十五年後,當她知道因為血癌,生命就要結束時,以自信、安祥、寧靜的面對,更難得的是她和家人接受作者的攝影留下這一段時光。
有一隻貓和愛瑪奶奶形影不離,這本書就由貓作為旁白者,配合照片,述說奶奶如何知道生命將要結束。她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它,並且在這一段珍貴的日子裡,做了那些特別有意義的事,也幫助她的家人做好心理的準備。她的家人又是如何配合她的意願,讓她能夠安心的展開那另一段旅程。
在一連串的黑白照片中,紀錄了一年左右,生命的燭火漸漸微弱,直到熄滅的軌跡,透過作者的鏡頭和文字的描述,看到一個人有品質的過完生命的最後,走向另一個世界。
每一個人都會有離開這個世間的一天,他本人須要有心理準備,他身邊的人(包括兒童)最好也能有相當的知識及心理準備,才能很健康的面對它。
輯錄自「好書大家讀」好書榜
【報導】 出版現場 影像寫真 蔚成出版新潮 丁文玲(記者)
繼《你今天心情不好嗎?》在國內獲得讀者喜愛後,由台灣國際角川書店公司出版的《再見了,可魯》,今年四月中旬上市至今,也連續九周蟬聯金石堂的暢銷書排行榜,近日,經營童書繪本有成的和英出版社更是大膽地出版了《再見,愛瑪奶奶》,藉著一隻八歲公貓「小星星」的眼睛,帶領小朋友回顧美國老奶奶愛瑪最後的生命歷程;足見以動物為主角的視覺書已成為一種熱門的出版趨勢。讀者何以對於這類有特定主題的動物寫真集接受度如此之高?除了題材感人、文字平易親切外,攝影者用照片說故事的功力極佳也是這類書籍暢銷的主要原因。以《你》書為例,澳洲籍的作者布萊德雷.崔弗.葛瑞夫運用愁眉苦臉的動物照片為煩惱的讀者解頤,曾經擔任卡通片導演、漫畫家、傘兵指揮官、家具與玩具設計師……等各種工作的他,思考方式十分活潑,所以才想得出這種絕妙好點子。而《再見,愛瑪奶奶》的攝影兼撰文大塚敦子,不僅在本書之前已出版過《海豹寶寶》等書,也有著十六年紀實攝影的輝煌歷史。至於《再見了,可魯》的攝影秋元良平,則是一位曾經擔任報社攝影記者的執鏡老手,曾經在日本出版過攝影著作《成為導盲犬的可魯》、《導盲犬可魯》、《老人與狗》等書的他,以影像記錄導盲犬已達十五年。與前述二書的作者一 樣,三人都是極為擅長處理影像語言的專家。在國內圖文書略顯浮濫鬆散的此時,這些書製作上的精緻與用心,或許值得台灣作者及出版人做為改進的參考。
輯錄自2002.6.9中國時報「開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