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文學藝術

-

書中之書 -《書中之書》

1.走進圖畫書裡—約克.米勒走出新的道路

1.走進圖畫書裡—約克.米勒走出新的道路/ 書中之書專刊
文∕坎黛.馬丁路特 譯∕洪翠娥 
「無限」之兒童體驗
二十世紀早期的兒童不是從「永恆」這個抽象的字眼獲得「無限」的第一印象,而是 從一則罐裝荷蘭可可豆廣告。

米歇‧萊利斯說:「罐頭的一邊貼了一張圖片,上面畫的是一個戴著一頂小尖帽的農婦,她的左手上拿著一罐相同的可可豆罐頭,罐頭上貼著一張相同的圖片,農婦面帶微笑把罐頭展示給大家看……當我一想到這種一系列無窮無盡重複出現同樣的畫面,一遍又一遍畫著同一個荷蘭少女(一張比一張小,但是一遍也不能少)……我就覺得目眩神迷。」

現在約克‧米勒把這個二十世紀早期的題材拿來當作圖畫書的故事內容。這本書的書衣畫的是一張包裝紙,這包裝紙已經被一個充滿好奇的人給撕下了一角。書裡面的第一頁畫的是一個小孩蹲坐在一張有著迷宮般紋樣的地毯上,那小孩正在撕下包裝紙的一角,並且透過這撕下來的一角,看見這本書的封面畫的就是他自己正在打開這本書。

一個說話氣泡上寫著求救的字樣,那位求救者可以在這本書的正中央被看到,原來他就是這本圖畫書的畫家,他似乎被人下了咒語,他必須一直畫著一個小孩打開一本圖畫書的畫面,直到世界末日為止,這畫面就和我們手上這本書的封面一模一樣,一個小孩打開了一本圖畫書……

虛擬中的實境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真實的」小孩,他和書中小孩的區別除了顏色、肢體、動作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顯現出來的生命現象。書上無限重複的畫面,激起了這個好奇心很強的小孩,一探究竟的實驗精神。

他用鏡子、放大鏡和3D立體眼鏡,嘗試找出從他肩膀上探頭看書的兔子究竟從何而來的答案,因為在他房裡跟他玩的實際上是一隻貓,根本就沒有看到什麼兔子啊!戴上那付3D立體眼鏡之後,原本是平面的圖片,立刻產生立體的視覺幻相,使得小孩能夠走進書裡漫步,甚至還因此把那位被自己的概念困住的畫家給救了出來。

視覺遊戲
這個故事本身提供了迅速而大量的機會給繪者,可以隨時轉換透視角度和比例關係,約克‧米勒在這方面的技巧早就極負盛名。在放大鏡下,所呈現的視覺印象,繪者以極巧妙的手法表現出經過光學折射之後的變形現象、鏡緣上反射出來的映象、透過放大鏡所呈現的放大效果,以及會讓人眩迷的焦點轉換。 

當眼睛還在嘗試追隨這一系列越來越遠且越來越小的人物時,畫家的臉卻像直昇機一般陡然出現在面前,我們從他那刮過鬍子的雙頰上所殘留的鬍子渣可以認出他來。後來他變得越來越小,甚至可以放在小孩的巴掌上,現在小孩的臉變得非常巨大,無法完全擺在畫面上,只能塞得下一半而已,就好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的情景一樣。

繪本藝術家約克‧米勒從七○年代起就開始創作精密素描畫,他的作品總是讓人驚奇讚嘆,也常常發人深省。《書中之書》針對他那個時代對哲學和美學的社會批判提出了另一種替代方案。

此種遊戲式的主題,可以追溯到德國十八世紀的浪漫主義傳統,諾瓦利斯(Novalis)

讓他的英雄人物海因利希‧封‧奧夫特丁恩(Heinrich von Ofterdingen,原意為:反 覆重現的海因利希)親自進入一本書中並且由此展開一段冒險歷程,而這樣的題材後來 便成為當代文學的基本配備之一。

二十世紀的義大利文學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1985)也有一本 如迷宮般曲折離奇的後現代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時報出版),他在小說中嵌入小說,故事中另有故事。雖然卡爾維諾的小說文字和米勒圖畫書的圖像,在理論方面都表現出極精密的計算能力,令人驚喜的是,他們又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施展出非常吸 引人的魔力,讀者們就像十來歲的米歇‧萊利斯一樣,被反覆重現同一張畫面的荷蘭可可豆廣告弄得目眩神迷。

本文輯錄自德國書評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