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文學藝術

-

博物館專刊 -《博物館之書》

1.博物館──全球化與地方性

1.博物館──全球化與地方性

王嵩山(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9月中旬,信箱裡已擺著來自美國史密森機構的聖誕節精美郵購圖錄。另一封求救信,來自美國的非洲博物館,說明政府財政不支持、懇切的要求全球的原始藝術愛好者捐款。透過網路媒體與紐約時報,我們知道法國「原初藝術博物館」正在籌建,建築與館藏都耗費巨資,2007年的夏天之後就要在巴黎塞納河畔跟艾菲爾鐵塔長相左右。

近代以來,博物館數量大增、建築形式眩人眼目,其多面向發展及與社會文化的關連性,早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現象。從早期的私人珍奇貯藏櫃、十九世紀的國家博物館,到龐大的史密森博物館群,從私人收藏庫到公共博物館,從學徒式學習到網路的博物館教育,從產業工廠到生態博物館,從西方資本主義體系到東方社會主義體系,博物館運動在西方成長與繁衍,終於席捲全球。

 

此趨勢顯示,某種一致性正在形成。世界性博物館建構,不但催化觀光客、跨國展示仲介、設計家與建築師、收藏家、研究學者等的人員流動,也引發了博物館知識(mudeology)和技術(museography)的全球投資、研究發展和轉移(包括各種研討會與研習營),造成收藏品、資金和貨幣的跨國流通,通過強有力的傳播媒體擴張西方的世界觀。

 

人類學家Appadurai1990)提醒我們,全球化現象是複雜的和變動的政治經濟樣態,其核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異質化之間的非互斥關係,博物館全球化現象尚隱含為數不少的社會運動和不穩定的游動社群所營造的行動空間和地方性的文化,因此我們必須處理的是「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globalizing and localizing processes)。

 

在地的或社區的博物館,參與了社區賦權(empowerment)行動,重要性增加。許多大型博物館則繼續開疆闢土,依然擁有科學或美學的知識權威外,更蒐羅自成一格的收藏品,取得無可取代的地位。在可及性與文化權的訴求下,地方博物館巧妙的回應大型博物館的中央化與集中化的策略,扮演分散的、民主論壇式的角色;相對於博物館過去對保存文化、形塑知識的興趣,他們更關心如何增加經濟收益,更在意地方的、社區的、部落的主體性。雖然如此,

脫胎於法國生態博物館概念的蘭陽博物館,依然受到台灣文化的影響,採取一種微形中央階層化的組織模式,依靠政治分配,而非市場原則,來處理博物館事務與資源。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博物館打破了館際與傳統功能的限制,創造出混血博物館文化(hybrid museum culture),既擴張傳統的資料庫功能,也發展出吸引人的多媒體,更延伸出電子商務。博物館一方面繼續執行傳統藝術與科學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則改變其非營利事業的形象。博物館之定位、管理及其社會文化服務,更為複雜。目前,政府急切的推動博物館的行政法人化、委外經營、公辦民營,一方面是因為中央財政短絀,另一方面,這也是技術官僚對文化全球化的「合理性」反應。不只如此,以去地域化為邏輯的博物館全球化,也嘗試跨越國界,創造博物館認同與參與機制,積極吸收會員、博物館之友、贊助者,建構一個支持博物館生存的社群系統。眾所周知,美國的史密森機構、現代藝術博物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等,都通過期刊、電子郵件、郵購圖錄等,建構其共同體。

 

過去博物館單獨存在,現在則有可能連點成線、面,形成連鎖。古根漢美術館以美國為基地,以全球為舞台,闡揚藝術品的市場價值。但是,不同國家和城市的幾座古根漢美術館,受限於其地方條件,各有成敗。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能聚集大量觀眾,是因既有文化遺產與觀光產業結合,提供了良好基礎。換句話說,雖然創造新形式的展示空間,塑造新的美術館體驗,展示、消費娛樂與城市發展的結合等,是二十世紀末博物館新思維下的經營策略。

在台中設立古根漢美術館此一行動中,地方思考卻與政治相抗衡。在Appadurai 看來,籌建古根漢美術館,表面上是創造了「資金和貨幣跨國流通」的財經地景(financescapes),實則涉及地方性的文化政治,差異性極大的民族地景(ethnoscapes)與意理地景(ideoscapes),才是關鍵性的議題。                                                                                                      

(本文輯錄自博物館學季刊184))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