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文學藝術

-

現在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在哪裡》

4.《藝術在哪裡?》作品賞析3/ 現代藝術作品

4.《藝術在哪裡?》作品賞析3/ 現代藝術作品


曼·雷(Man Ray) 1890-1976,
美國畫家、攝影家。
解構物件
(Indestructible Objectl )
1964, 22.5x1lx11.6cm,節拍器、照片拼貼 
曼·雷原本是一位工業設計家與建築師,因為受到野獸派、 達達主義影響轉而投入繪畫及攝影領域。在拍了許多照片之 後,結識「現成物」概念的創始人杜象,因此他也開始將現 成物拆解、重組、拼貼及加工。他們所追求的不僅僅只是「 美感」,而是反美學、並重新定義「什麼是藝術」。


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瑞士畫家、版畫家、作家

恐懼的面具 (Mask of Fear)
1932 100.4x57_lem, 油彩、包裝紙
克利原本學小提琴,後來決定當畫家,他的畫受到音樂的影 響,充滿詩意及音樂性。如同這件恐懼的面具,充滿了 一種協調的節奏秩序與童真,乍看是一個大大的面具,佔據 了整個畫面。仔細一看,原來是兩個小孩躲在面具底下。色 彩協調、造型逗趣,我們幾乎可以猜到躲在面具底下的小孩 ,正在糊糊發笑的樣子。

杜象(Marcel Duchamp)
1887~1968,法國藝家。
腳踏車輪子 (Bicycle Wheel)
原作於1913,此為1951 第三次作, 128.3x63.8x42cm,現成物。
原作於1913,此為1951 第三次作, 128.3x63.8x42cm,現成物。 杜象是第一位將現成物搬上展覽台,並昭告世人:「這就是 藝術!」深深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現代藝術觀點。像這件作 品,杜象將一輛踏車輪子拆下來,再拼接一張簡單的木頭 凳子。輪子的形與管子的造型呼應,彷彿一架轉動的摩天 輪。這裡的爱子也破除傳統雕塑展示裡,關於「檯座是用來 襯托藝術品」的定義。杜象破除一切古典或傳統美學的解釋 :在他的作品裡,檯座可以是雕塑作品的一部分,現成物也 可以是一件藝術品。而這些又將如何定義?杜象認為只要是 「藝術家」所「指稱」「認定」為藝術作品的物件,就是藝 術品。

寇爾(Wilie Cole)
1955~+非裔美籍體型家
有著敏感鼻子的母牛 (The Cow with the Subtle Nose)
藝術家工作室 The Artist's Studio 1992,88.9x81.3x3.5cm
蒸氣熨斗燙痕,木板窗框·鉛筆。 乍看之下會非常驚訝,敗斗也可以作為藝術作品的材料!寇 爾藉著變出來的燒焦熨斗痕跡,然後加上鉛筆修飾,整個作 品看起來有一種重量感及氣勢,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白南準(Nam June Paik)
1932~ #韓裔美籍藝術家。
無題 (Untitled)
1993,254x266.7x121.9cm, 電動鋼琴·15台電視,兩架影機,兩部面 射唱盤、燈泡、電線。
當藝術家不再滿足於畫布這個材料時,就會如同嗅覺敏感的 動物,積極去尋找當時最時髦物件的代替品。1960年代電視 剛剛開始普及,錄影技術也逐漸發展,許多藝術家便開始在 這些「會動的影像裡」組合、利用及發揮自己的創意。這是 錄像藝術剛開始迷人的地方。而第一個利用電視、映像管及 錄影機組合起來的藝術家,非白南準莫屬。這位韓裔藝術家 ,曾經到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學習音樂及視覺藝術,隨後 即以非常前衛的手法,將音樂及視覺結合在一起。例如他會 請一位真正的大提琴家,拉一台電視螢光幕,螢光幕裡就是 一台大提琴。像這件將電視螢幕集合起來,作為創作元素及 材料的作品,幾乎不必簽名,人們一看就知道是白南準的作 品。左圖這件白南準晚期的作品裡,電視已經不再如他剛開 始使用的1960年代那麼稀罕,我們在這些電線、電視及燈泡 等等「過去的科技新發明」的排列組合裡,反而嗅到一種奇妙的懷舊氣息。

梅里葉(Georges Melies)
1861-1938,法國導演
月球之旅 (A Trip to the Moon) 
1902,35厘米,11分鐘黑白默片
這部片子是電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片,靈感來自於素有科文 學之父維莫(Jules Vene,1828*1905)的小說。電影裡運 用電影剛發明的技巧:「印與暫停動作」,而製造出魔 術一般的幻象。效果不僅深受成人的喜愛,充滿創造力的幻 但也讓兒童興奮不已。

基頓(Buster Keaton) 
1895~1966,美國演員
布拉克曼(Clyde Bruckman) 
1894-1955,美國默劇演員
將軍號(The General)
1926,35厘米 - 80分鐘黑白默片。

這是由基頓與布拉克曼共同編導完成的默片。故事發生在南 北戰爭爆發後,基頓想入伍卻被國家拒絕,情人認為他太懦 弱而不再理他。有一天,火車遭到挾持,基頓展現勇敢,和 歹徒進行一場精彩的追逐戰 。這是基頓最好的默片之一 ,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所改編。





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法國畫家
睡蓮池上要的倒影(Relections of Clouds on the Water-Lily Pond)
約1920,200x425cm,油彩、畫布。
「印象派」的起源,得從莫內的作品《日出·印象》開始, 莫內在法國印象派時期獨領風騷,作品色澤優雅、光影變幻 自如。晚年時,莫內在巴黎西郊吉維尼花園,專心創作睡蓮 系列。晚年時他的眼睛已經幾乎全盲,僅靠本能及經驗,在 畫布上一次又一次的揮溫色彩,令後人讚嘆、感動。


潘登(Verner Panton)
1926-1998,丹麥設計師。

單還靠背椅 {Stocking Side Chair)
1959-1960.81.6x48.9x57.5cm,塑料
因為材質是當時稀少的塑膠,還有力學的設計,使得這張椅 子在設計史上成為經典。1968年潘登再重新改良塑膠的配方 ,讓它更堅固,而且加上其他色彩,因此這張椅子也被稱為 潘登椅(Panton Chair)。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1930-1987,美國普普藝術家
康寶濃湯罐頭(Campbell's Soup Cans)
1962, 50.8x40.6cm,32次重複網印
沃荷利用印刷概念,讓同樣的物件重複出現,形成一種商業複製效果。作品可被複製再複製,這也是當時普普的精神之一。

摩爾(Henry Moore)
1898~1986,英國雕塑家、畫家
家庭群像(Family group)
1948-1949:150.5x118x75.9cm,青銅
亨利·摩爾是英國人的驕傲,他的雕塑作品造型圓潤,介於 虛與實的人物造型裡,摩爾會留下一些圓滑的空間,這些随 著身體姿態而形成的空間,在雕塑史上被稱為「摩爾洞」。 因為這個洞的空間,會讓作品感覺柔軟、溫馨。像這件家庭 群像作品,雖然還不是晚期摩爾漸趨抽象的造型,但在人物 的肢體與手臂之間,「摩爾洞」已經隱隱成形。

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西班牙畫家、雕塑家
母羊(She-Goat)
1950 (鑄模1952),117.7x143.1x71.4cm,青銅
畢卡索原來是用泥土及棕櫚樹葉混合塑造成一隻母羊,之後再翻成青銅。從這件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畢卡索精準的造型能力,以及對於母羊動態線條的生動刻畫。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