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生老病死

-

遊民專刊 -《小紙箱》

1. 下午的陽光和安寧

1. 下午的陽光和安寧 / 遊民專刊
韓良露 (作家)
那一日,走在仁愛路中央的步道公園上,一路幾無行人,雖然兩旁車馬喧,但眼前的大樹林蔭卻會讓人一會兒就忘了都市的煩囂。


閒步走著,突然在一草叢前,看到一身著黑衣黑襪、瘦伶伶的老嫗,肩上還掛著打開的黑傘,雖然此時是下午五時,既無雨,陽光也不那麼刺眼了,我忍不住多看了老嫗兩眼,只見她十分閒適地低頭嗑著小粒的葵瓜子,似乎並未察覺我的多事注視,完全沈浸在她自創的傘下一小方天地中。

老嫗身旁,擺著一個紅藍兩色直條的大麻布袋,我才想到她也許是個街友,平常不知在哪流浪,這回正好整以暇地在街心中間,享受著下午的清閒。

為了不想打擾到她的寧靜,我快步走開,找到了稍遠處的木椅坐下,讓黃昏的金色陽光透過樹影暖洋洋地灑在我身上,而微風吹動著眼前的水池,泛起了水紋,我忽然想到了喜愛的一句彈詞:夏日長水動風涼。我在那繼續坐著,直到天色慢慢暗了,金星升起,遠遠地老嫗站起,收起了黑傘,拖著也許是她僅有的行李,走過我的身邊,離去。我並不準備繼續跟蹤她,否則也許我將會看到她生活中較沈重不堪的那一面,畢竟,在街上當個遊民,並不是容易的事;但他們偶爾也有正常生活的人所不知的愉悅,像這樣的下午,她能夠在都市的角落,找到一處靜心的所在。

這樣的老婦人,和二千年前拒絕了希臘國王要他去做官的那個遊民哲學家,是否有著共同的特質,那個人的回答是:「走開,不要擋住我的陽光。」這樣的人,真的比當國王或總統卻一天到晚想要打仗的人要懂得生活多了。

遊民是體制外的人,他們太有個性了,以致變成怪人,像我在倫敦時,認識的一些喜歡夜裡睡在查令十字路騎樓下、白天在萊斯特廣場上曬太陽的遊民,每問到他們為什麼晚上不去遊民夜棧睡,偏要餐風宿露?答案都是不喜歡被人管。遊民夜棧雖然免費,又提供伙食,但有很多規定,凡不耐規定者,只好還是流浪在街上。

遊民的存在,對強調法令秩序的國家,總是沒面子的事,我想希特勒時代的德國,一定沒遊民,卻也是德國人集體犯下屠殺大罪的年代。

一九九五年,我在舊金山時,遇上了柏克萊大學想在校外的人民公園上蓋宿舍,引起了不少自由派人士的抗議。因為人民公園不僅僅是柏克萊大學六○年代學生運動的聖地,當時也是灣區遊民共同的家。

當時,我有個朋友就說,許多中產階級喜歡大費周章地帶著帳篷去野外露營,也不過是想滿足人類體內野性的、游牧的基因,而遊民或許是更乾脆的人,他們索性就在都市中餐風宿露。 

遊民活在都市的邊緣,無關社會民生、國家大事地活著,但這些不求顯達、無心上進、沒有責任、無所事事的人,卻也做不了太多壞事,在如今戰爭、瘟疫恐慌蔓延的年代,許多人自以為安全的存在和價值都受到威脅,這時,能像某個遊民般單純地享受下午的陽光、微風和安寧,倒也能暫時忘卻世界不安、蒼生疾苦。

輯錄自中國時報,三少四壯集,2003-04-10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