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生老病死

-

戰爭的生命故事 -《爺爺的牆》

4. 藝術‧閱讀‧極簡‧極美

4. 藝術‧閱讀‧極簡‧極美

蔡明灑 (兒童文學工作者)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愛因斯坦
重視來自感官所體驗的第一手經驗——達文西


近代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而號稱「五百年來第一人」的達文西在其一生不輟的自我教育中,不但強調以經驗作為智慧的源頭,並提出「來自感官所體驗的第一手經驗」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在我們這個極度開發的文明社會中,多數孩子不但失去了親身體驗、自由探索的機會,而僅剩的培養「感受力」與「想像力」最佳方法的閱讀,也在泛資訊化、知識掛帥的因素之下,讓這種種可貴的感官、心智活動被矮化在知識的吸收之下。我們常常看到,在孩子還來不及打開自己的感官與心門去與作品對話,體驗作品時,大人們惟恐孩子無法吸取所謂的知識而使盡各種花招,或作過多多餘的解釋,或進一步填塞各種不必要的周邊知識,更甚者還讓這種純粹的心靈昇華活動披上了道德教育的沈重外衣。當許多大人抱怨孩子不喜歡閱讀時,不知是否曾經想過,這層層的「過度包裝」,正可能是令孩子們卻步不前的主要因素啊!


華盛頓越戰紀念碑——兼具視覺與觸覺的可親性

究竟,我們該給孩子一個怎樣的閱讀空間呢?這個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在我內心深處……。2002年,和英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以「華盛頓越戰紀念碑」為背景的繪本—《爺爺的牆》,不但喚起了我初識這面牆的深刻感動,而他所傳達的精神內涵更觸動了我對藝術欣賞與兒童閱讀的再次省思。 

第一次認識這面牆是在課堂上,當時年輕的生命從來不曾想過,實用、冰冷的建築竟可以帶給人如此溫暖、深刻的感動。它的設計者是當時年僅19歲的華裔建築系女學生林瓔,她的設計完全打破以往對於紀念碑的既有刻板印象,不但不見紀念碑慣有的高大突兀,更不見稱頌偉大英雄的強烈霸氣。取而代之的是簡單至極的低矮黑牆,以及牆面上依年代順序整齊排列的,所有在越戰中死亡或失蹤的軍人姓名。

V字形的牆面由左右兩端逐漸隆起,兩牆交接最高處僅約3公尺高,在遠方一柱擎天的「華盛紀念碑」鮮明對比之下,更顯出它與週遭景物的和諧交融。另外,平滑光亮的黑色牆面反射涵納了週遭景象,並隱約輝映出觀者的面容,不但在視覺上帶來可親性,更讓人於無形中想以手觸踫,產生了人與牆面觸覺上的依偎之感,並牽動出作品與觀者之間的互動與對話。


親臨感受無限生命力——電影情節成感動與哀傷 

因此,我們每每在紀念碑前看到無數如《爺爺的牆》所描述的人與牆的感人互動,更可看到如花、國旗等種種傳達內心感念的紀念物品。這些人與物品不但讓我們看到了對死去親人的無限追思,更裝點了紀念碑,讓它隨著時光的流轉而變換出各種不同的面貌,幻化成一件蘊含無限生命力的,「活」的藝術作品。還記得自己有幸於數年前與美國友人來到這座紀念碑前,即便「越戰」對我這個遙遠國度的東方人來說,它僅是電影情節中許多浮光略影的片段記憶。然而,看到那滿滿一面牆的名字,想到那所代表的每一尊有血有肉的軀體,以及身旁最最親密的家人。在那當下,內心的憾動真是無法形容。而聽著美國友人緩緩陳述著其母親多次在這面牆前哀哭的情景,當時的我即便是懷著歡樂的悠遊心緒前來,還是難掩親臨時的感動與哀傷。


最小極限主義——以人為本的藝術觀念

這座牆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深刻感動與反覆思索。原來它的設計理念來自於美國六0年代以後一支特別的藝術派別Minimalism,中文或可譯為「最小極限主義」,或「極簡主義」。「極簡主義」可說是一種顛覆的理念,殊異於以往一般所以為的創作者與觀賞者絕對分割或兩相對立的觀點。它以為創作者可以把自己的表現降至最低,讓每一個觀賞人去尋求屬於自身的感動。因此,一件藝術作品所傳遞的內涵不再只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隨著不同觀賞者的經驗感受有所變化。它不但尊重觀賞者的個別性,甚至希望涵納觀者的反應(不論是內心外在)成為整個藝術作品的一部份。因此,「極簡主義」理念就好像是「大地之母」,它以形式上的極簡造就了內涵的極豐富、極多樣與極深厚。這種以人(觀賞人)為本的藝術觀念,不但影響了之後的藝術發展,對於世界各地建築空間的設計規劃更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幾年來流行的所謂的極簡風或禪風便是在這樣的脈絡體系中滋養而生。藝術的創作與欣賞可以如此極簡,極美,極感動,而同樣欣賞一部文學作品的「閱讀」行為是否也可以做到如此呢?衷心期待有朝一日,我們的孩子都能有一個純淨的閱讀空間,雖然形式極簡,內涵卻極豐富、極多樣,且直指人心,深刻厚實。

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