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生老病死

-

癌症末期病人專刊 -《再見,艾瑪奶奶》

5. 如何告訴孩子死亡

5. 如何告訴孩子死亡/ 癌症末期病人專刊
文 / 季羽倭文子 譯 / 林真美
《再見,愛瑪奶奶》描述的是愛瑪奶奶從被告知得了癌症(多發性骨髓腫瘤)到她死去的歷程,而且,是透過她的愛貓小星星的角度來呈現的。相機的鏡頭捕捉了貓所見到的愛瑪奶奶,並且,在死神逼近的這段日子,如實的記錄出愛瑪奶奶的身體變化。我們光是看著照片,就能清楚的曉得,艾瑪奶奶正一天比一天的虛弱。

愛瑪奶奶對死亡有著深刻的體認,她在接受臨終醫療的「同意書」上簽名,開始整理身邊的事物,以及向親友告別。愛瑪奶奶能夠在人生的最階段做到這些,乃是因為美國對癌症病患都能據實以告,使得病患可以認識自身病症的關係。書中的照片真實有力的表現出死亡瞬間的那份安詳,我以為,即使是大人,也很少有人知道,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可以如此從容。

在日本,大家仍然避免談論死亡。社會上彷彿都有一個默契,那就是:「談死是一種禁忌。」譬如,當至親的人正走向死亡之路時,大人並不想告訴孩子。然而,就算大人想要隱瞞,孩子們還是會透過本能,感應到異乎尋常的事態。

可悲的是,有些小孩會面臨父親或母親因為生病,而必須撒手離去的事實。遇到這種處境的孩子,不僅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父親或母親相處,而且,大部分的大人,都不會告訴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已所剩不多了。結果,孩子的心中因此留下深刻的傷痕,甚至,也有的小孩,會因此而鑽牛角尖,以為自己被父親或母親遺棄了。

心理學家瑪麗亞‧奈枝(Maria Nagy)曾做過「兒童的死亡認識研究」。根據她的說法,小孩必須到九歲左右,才能理解「死亡」。

三到五歲的小孩認為,死去的人,等於是到另外一個環境去了,他們無法區分「在另外一個地方生活」和「沒有了生命」之間有什麼差別。五歲到九歲的小孩雖然可以理解死亡了,但卻是完全將自己從中抽離了出來。他們認為,死亡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死亡與自己無關。九歲前後的孩子,才會曉得死亡也會降臨在自己的身上,而且,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他們終於瞭解,死亡就是肉體生命的告終。

當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不久於人世,或是孩子自己本身得了不治之症時,最重要的,莫過於不要迴避。同病房的小孩過世了,就算大人告訴孩子:「他出院回家了。」孩子還是會憑他的直覺,感應到朋友的死亡。在小兒科病房裡,也有小孩因為想要知道父母、醫生和護士,在自己死亡時是如何反應的,而停止呼吸裝死。

和孩子談論死亡,會因為年齡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說明。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做基礎,好讓你們能夠暢所欲言、放心抱怨和哭泣。為了要讓孩子安心,大人必須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心情。

面對一個瀕臨死亡的女孩,醫生是如何對她說明的呢?以下是一個例子。醫生把家中庭院一朵盛開的玫瑰剪下,他帶著這朵花去看診。「我們每天用心的照顧這株玫瑰,所以它會開出這麼美麗的紅玫瑰花。我每天都滿心歡喜的欣賞著,今天,我經過院子時,玫瑰花拜託我帶它一起來出診,所以我就把它剪了下來。不管我多麼細心的照顧它,這朵玫瑰都不可能一直開得那麼漂亮。妳也和這朵玫瑰一樣,不能一直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不過,就算分離,妳的爸爸、媽媽、還有妳的朋友,都會常常想起妳的。」(參考《死之看護》)

面對死亡、談論死亡,就等於是在認識「生命、生存的珍貴與重要」。

孩子很可能會突然問大人:「小嬰兒是從哪裡來的?」父母卻常吞吞吐吐的未能好好回答。小嬰兒的誕生是全家人的喜悅,通常,很容易就會變成話題。

但是,卻少有小孩問:「人死了,會怎樣?」畢竟死神來訪是叫人傷心的,他們並不想把它當成話題。至於大人,也不太有機會去談論死亡,或是去認識到生命是有限的這一事實。

《再見,愛瑪奶奶》透過相機的鏡頭,把愛瑪奶奶面對死亡的歷程真實的傳遞出來了。我希望不光只是小孩,爸爸、媽媽也務必要讀一讀這本書。讀完後,但願做父母的能夠和小孩談談「人的生命是有極限的,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死亡」、或「死亡的瞬間是不會痛苦的」等等。(作者季羽倭文子有多年臨床看護經驗,曾二度赴英專攻安寧照顧,返日後在日本成立安寧照顧研究會。著有《癌症告知之後》、《死之看護》等)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