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X]

和英專刊總覽

-

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

資優兒童專刊 -《天才寶寶》

1. 演活資優兒

1. 演活資優兒/ 資優兒專刊
游乾桂  (作家,曾任心理治療師、生命線主任)
史默利,一位被公認的超級資優兒,十六歲便從哈佛大學畢業。
記者問他:「未來想怎麼走?」
他說:「回到從前!」
這句話令在場的記者有些訝異,問他:「怎麼說呢?」
他的答案令人深思:「在你們看來,我是資優兒,但是對我而言,我是孤獨者,十三歲的小小孩便走在名校裡,與所有大我七歲以上的資優兒一起競逐,為了不落後,我只有更努力,沒空玩,沒人談心,沒有好友,難道人生只為了被贊美而已,哈佛這條路,其實好寂寞,我盼望人生可以重來,但太遲了!」
一位建中的資優生,在他的得獎散文中寫下這樣的一段話:
「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被賦予極多期望的地方,──考試被期望拿第一名,唸書被期望著進資優班,作科展被期望在全國大放異彩,寫作被期望能得獎……,我好像生活在別人的期望中,為他人期望而努力,我的生命好像建築在別人的夢想裡,那我自己呢?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雖然沒有人出聲要求我該走哪一條路,但他們灼灼的眼光,卻令我膽寒,讓我不由自主的朝向流俗,繼續墮落下去……,我好想飛,飛離這個被設計的囹圄。」「其實我真的很想在熾熱的陽光下,盡情的奔馳在球場上,讓眼臉去嚐試被汗水刺痛的感覺,或是三五好友躺在翠綠的草皮上,細數滿天繁星,共同酩酊於水瓶座與雙魚座的浪漫裡。」他說他像一醫被訓練來奪冠的賽馬,但誰又知道馬是不想得冠軍的,牠只想悠哉的吃著草!
曾被喻為愛因斯坦第二的資優生,二十歲畢業於哈佛大學,二十四歲取得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進入加州大學當物理系的教授,算很傑出吧。十四歲後的十六年,他勤於製作炸彈,成了人人膽寒的隱身炸彈客,直到他被捕,共炸死了三個人,傷了十六人,多人終生癱瘓。聯邦記者會上,他這麼說:「我是個不快活的人!」
簡單舉了三位實例,你的感受如何?
我,百味雜陳!每個人都期望孩子走得好,包括我在內,但採用的方法卻各各不一,有的嚴格操兵,天天像打戰;有的設定程式,活得如機器;有的悠哉遊哉,樂在其中,如果三個人都有所成就,你希望孩子是哪一位?
希望孩子成功的父母,老以為「小時了了」最成功,忘了有一種人可以「大器晚成」,從研究的數據得知,太早成功的孩子往往最失敗,人必須「活在進步中」。什麼叫進步?明天比今天好,今天比昨天好,便是進步;五歲比三歲好,九歲比七歲好,二十歲比十五歲好,也叫進步;但是我們的教育卻常令孩子活在退步中,少數的時間拿來歡喜閱讀,多數的時間用在痛苦生氣,這正是一個為什麼不成功的最大元凶。
誰會成功?心理學家可以講出二十種理論,十八種妙法,十種以上的條件,告訴人如何成為成功者,但公認最實際有用的叫做「演好自己」、「演活人生」;能否把自己演好與智力無關,超級數學天才巴克爾頓、蒙都、布羅康哥等人的智力是低的;達塞甚至極低。
真正的要件是「順著興趣走!」
興趣兩個字,很難一次說個準,但孩子自己最清楚,多數孩子都知道自己興趣在哪裡!
音樂家的數理智力也許沒有科學家高,但音樂智慧聰穎,關於物理,他並不成功,關於音樂,他好成功,你觀察到他的音樂天分還是科學?
運動員的天文知識顯然沒有天文學好,但運動有天分,關於宇宙他好笨,關於運動他很天才,你欣賞他的天文還是運動才華?
也許你的孩子真的不是太空科學家,但他可是畫家、花藝專家、陶藝家、傑出運動員、成功推銷員,興趣在哪裡,成功便在那裡,因為興趣是成功的捷徑,它教人隨緣歡喜,隨緣生出智慧來,演好他自己。
輯錄自www.bama945.com.tw快樂爸媽學院;游乾桂著《一起長大-尋找家庭桃花源》,張老師文化,2001


2020-06-16